温馨提示:今天是:

动物健康的守护先锋——记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童光志


农业部人事劳动司
2013年01月05日



童光志
<观看视频>

    童光志,男,1962年10月生,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畜牧兽医 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分会、动物传染病学分 会、禽病学分会副理事长,“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职。

    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30岁被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31岁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成为当时我国农业系统中最 年轻的高级专家,同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3岁被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4岁入选首批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35岁被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他就是“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所长、中国动 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主任童光志研究员。

艰苦奋斗 天道酬勤

    1978年,不满16岁的童光志参加高考选择了兽医专业, 从此与兽医结下了不解之缘,并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1985年和1990年先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宝剑磨砺锋始出,梅花苦寒香自来”,童光志将大部分的时 间和精力都花在了科学研究上。他每天总是第一个来到实验 室,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里经常会有他苦读和做实验 的身影。参加工作后,更是一心扑在科研上,即使是之后担任 了研究所领导职务后,他对科研也从没有放下过,按他的话来说:“我工作的时间中60%是用在科研上。”对于他,既担任 所里的行政职务,还作为课题的主持人,他扮演着双重角色。 在他的生活工作中,基本没有节假日之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间,他不仅以优异的成绩出色地完成了学业,而且以数十篇颇有见地的学术论文,令许多兽医界的前辈刮目相看。他勤奋的工作,出色的成绩,获得了多项荣誉:1999年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2003年获人事部、中组部、教育部、中宣部、统战部、科技部共同颁发的留学人员成就奖,2004年获科技部颁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奖(金牛奖),2009年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评选的第二届振兴中国畜牧贡献奖(杰出人物), 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1年被评为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

潜心科研 连创佳绩

    童光志曾先后两次应邀到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进行了长达5年的合作研究工作。上世纪90年代,正值大批国内人才外流的高峰期,很多人都认为童光志肯定会一去不回。但是童光志从没有动摇过自己回国的决心,而是履行了自己出国时的诺言:“我一 定会回国”。他说:“上要对得起国家的培养,下要对得起父母的养育,还要对得起自己做人 的良心。我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回来后我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归心似箭的童光志回国后,正赶上国家“九五”开局之年。经过不懈努力,他获得了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农业部重点项目等。2005年,他被科技部聘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十五”以来,他又主持承担了35项国家 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
 
    在进行大量科研项目的过程中,童光志逐渐将研究转向动物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与应用。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勤奋努力,在国际上率先研制成功鸡痘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二价基因工程疫苗,并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这是我国批准的第一个禽用基因工程疫苗,也是国际上第一个成功预防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基因工程疫苗。该项成果获得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上世纪80年代在欧美几乎同时爆发的一种新的传染病,俗称猪蓝耳病。我国于1995年首次爆发此病,随后几年迅速传遍全国。近十年来,童光志带领他的团队,从全国各地猪群分离PRRS病毒,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并针 对经典PRRS研制了一系列诊断技术方法和两种疫苗(均获得新兽药证书),这些防制技术产品已在生产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该项成果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童光志(右二)在猪场察看生猪生长状况 童光志在做实验

    2006年,我国部分地区猪场出现一种“高热综合症”(后确立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几 乎各种年龄的猪群均有发生,死亡率很高(30%~100%)。为了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童光志研制成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此疫苗已获得新兽药证书,并于2010年被农业部批准生产应用,已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2亿元以上。
 
    童光志并不仅仅满足于此,他还有更远大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即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的基础上,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研制新一代HP-PRRS基因工程弱毒标记疫苗。此疫苗一旦投入使用,可以通过抗体鉴别技术区分疫苗免疫动物和野毒感染动物,极大地促进猪蓝耳病病毒的净化或根除,因此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惜才纳贤 打造团队

    2007年,童光志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副所长提拔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所长、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主任。刚到上海所,童光志必须开始重新创建自己的科研团队。几年下来,科研工作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研究所也由原先名不见经传的小所,一举成为同行关注和普遍看好的研究单位。随后的几年中,研究所共引进了30多名国内外优秀人才。在他的领衔下,团队现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级岗位杰出人才2名,高级职称人员7名,固定人员中90%以上都具有博士学位,科研辅助人员数量达到30多名。无论是承担的科研项目还是科研产出都是研究所里的“大户”,为提升研究所的整体科研创新实力发挥 了重要作用。
 
    以前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如今作为一名学识渊博的导师,童光志研究员对培养动物医学 人才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自1989年到现在,共培养了14名博士后、46名博士、68名硕士,大多已成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授和研究员,同样在科研一线奋斗着,为动物医学事业奉献着。惜才、识才、用才的童光志研究员,在他热爱的科研领域中不断地培养优秀的人才,为国家未来的科研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的“血液”,给农业科学带来了不断的生机和能量。


浏览次数:次 所属栏目:中华农业英才奖


】 【打印】【关闭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